•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咨询热线:18980003656
    成都刑事辩护律师

    违法运用资金罪的刑法分析

    当前位置 : 首页 > 保外就医

    违法运用资金罪的刑法分析

    * 来源 : * 作者 :
    关键词: 刑法,违法,资金,分析

         内容摘要:本罪中的"违法”仅限于违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制定的法律法规等。

        对于行为时与裁判时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的情况,应同一合用"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

        "运用”一词的枢纽在于"用”字,据有,侵占客户的资产不应构本钱罪,但应以其他犯罪论处。

        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实际上应当属于天然人犯罪,本罪为天然人犯罪。

        本罪不是行为犯,应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要件。

        刑法对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划定相同的法定刑是通情达理的,进步本罪的法定刑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

        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及挪用类犯罪既存在共同点,又有所区别。

         枢纽词:违法 运用 单罚制 单位犯罪 情节严峻 挪用类犯罪 社会保障轨制是指在政府的治理之下,依据一定的法律和划定,通过国民收进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糊口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贴的社会安全轨制。

        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不乱器的社会保障轨制在维护社会不乱和社会安全方面施展着重要的作用。

        鉴于社会保障轨制的重要意义,国家对于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其他公家资金的投资,使用有着极为严格而明确的划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违背。

        但是,绝管国家制定颁布了相关划定,仍旧有个别党政机关工作职员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出于自己的私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违法违规操纵,挪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或者以社会保障基金和住房公积金为典质从而骗取公款,涉案数额之大令人发指,给公家资金的安全造成了重大的隐患。

        为此,《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入行了修正并增设了"违法运用资金罪”。

        经修正后的刑法第185条之一的第2款划定: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依照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划定处罚。

         应当望到,因为违法运用资金的案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司法实践中在认定这类犯罪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迫切需要我们就此题目入行深进研究并细化相关操纵尺度。

        在此,本文拟从经修正后的刑法划定进手,对违法运用资金罪的司法认定从实然层面到应然层面入行以下学理分析。

         一,"违背国家划定”的认定 在《刑法修正案(六)》中,立法者将本罪的客观方面表述为"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那么,此处所谓的"违背国家划定”包含的范围应该有哪些呢?根据刑法第96条的划定,刑法中所称的"违背国家划定”是指违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划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由此可以望出,立法者更倾向于对违法运用资金罪的违法依据采取严格解释,即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限定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

        根据这一划定,国务院之下的各部,委制定的规章,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均不属于"国家划定”。

         详细而言,本罪中"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中的"国家划定”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国家对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的划定,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治理暂行办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外投资治理暂行划定》,《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治理暂行办法》,《住房公积金治理条例》等。

        (2)国家对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治理公司运用资金的划定,如《保险法》,《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治理办法》等。

         此外,应当留意,国家对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家资金运用范围的限制是跟着社会,经济的发铺而不断变化的。

        例如,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9年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修订后的《保险法》第106条第2款划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下列形式:(1) 存款;(2)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3)投资不动产;(4)国务院划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而修订前的《保险法》第105条第二,三款则划定:"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限于在 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划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

        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由此可见,修订后的《保险法》将修订前的《保险法》所划定的"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拓宽为"买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并增加了"投资不动产”的内容,同时还删除了之前"保险公司的资金不得用于设立证券经营机构,不得用于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的条文,显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有所拓宽。

        在实践中,有的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固然在运用公家资金时违背了当时国家有关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家资金的治理轨制,超出了法律法规划定的运用公家资金范围的限制,但后来国家又颁布了新的法律法规,取消了对这类运用公家资金行为范围的限制,上述行为则又由于符正当律法规的划定而回于正当。

         笔者以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遵循刑法第12条所确立的有关"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不能将这类行为作为犯罪处理。

        当然,相关行政部分仍旧可以对相关机构和行为人予以行政处罚。

        但假如行为人已经由于上述行为受到了追诉并且法院也对其作出了有罪生效判决的,判决则应继续有效。

        相反,假如行为人运用公家资金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划定,但后来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又禁止了这类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则仍旧应当遵循刑法"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对其不以犯罪论处。

        但应当留意,在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生效以后,行为人不得再有任何违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而运用公家资金的行为,否则应当合用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的划定,对行为人予以定罪处罚。

         二,本罪是否属于"单位犯罪” 我国刑法第31条划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判处刑罚。

        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划定的,依照划定."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处罚原则的相关划定。

        根据这一划定,理论上大多数人以为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判处刑罚。

        但是,当刑法分则和其他相关法律(特别刑法)对单位犯罪另有划定不采取双罚制而采取单罚制的,则属例外情况。

        这是由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具有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并不能全面正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对单位犯罪起到足以警戒的作用。

        [1]理论上一般以为,我国刑法分则中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共涉及8个条文,12个罪名。

         对于上述在单罚制的情况下也存在"单位犯罪”的观点,我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笔者以为,将单罚制望作是对"单位犯罪”入行处罚之例外的观点,既缺乏法理依据,也与刑事立法精神相悖,且与司法解释的内容不符。

        我国刑法中划定的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实际上应当属于天然人犯罪,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将这种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视为单位犯罪缺乏法理依据。

        单位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组织性的主体,因而它就应当对其意志支配下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而不能将这个责任推卸或转嫁给他人。

        [2]换言之,在单位犯罪中,作为单位本身理应是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或称之为受罚主体)。

        刑法之所以划定要追究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的刑事责任,也恰是由于单位犯罪实际上是由这些人批准,组织或者详细实施的。

        就此而言,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实在就是单位的刑事责任,处罚的主体仍旧是单位,只不外是刑事责任的承担者有所区别而已。

        但是,在前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中,单位并不详细承担刑事责任(即刑法并未划定要对单位判处罚金),相关的刑事责任全部由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承担。

        因为理论上以为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对于单位的刑事责任是具有一定依附性的,因而假如将这种仅仅只追究单位中相关天然人刑事责任的情况也视为单位犯罪,显著缺乏法理根据。

         其次,将上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视为单位犯罪,不符合我国刑法"以处罚天然人犯罪为原则,处罚单位犯罪为例外”的立法精神。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划定的立法,主要采用在相应的天然人犯罪之后单列一款对单位犯罪加以特别划定的模式。

        我国刑法同时还划定,单位犯罪以刑法分则有明文划定的为限。

        由这些划定分析,我们不丢脸出,我国刑法中实际体现着"以处罚天然人犯罪为原则,处罚单位犯罪为例外”的精神。

        假如在刑法没有划定天然人犯罪的情况下,就将某种情况视为"单位犯罪”,必然与上述有关单位犯罪的刑事立法精神相悖。

        但是,在上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的刑法划定中,一般均没有天然人犯罪的划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只能将其视为天然人犯罪,而不应该以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对待之。

         再次,从新旧刑法划定对比分析上望,将上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视为单位犯罪是分歧理的。

        应该望到,我国1979年刑法中就存在上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的划定,例如,我国1979年刑法第121条划定,"违背税收法规, 偷税,抗税, 情节严峻的,除按照税收法规补税并且可以罚款外,对直接责任职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127条则划定,"违背商标治理法规,工商企业假冒其他企业已经注册的商标的,对直接责任职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可见,上述1979年刑法的这些划定与我国现行刑法中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的划定是完全一样的。

        但是,理论上通常以为,我国1979年刑法中并没有单位犯罪的划定,只是在1987年通过的《海关法》中才首次在法律上确认了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并在1988年《关于惩办贪污罪贿赂罪的增补划定》和《关于惩办 罪的增补划定》中首次在专门的刑事法律中承认了单位犯罪。

        应该望到,理论上之所以以为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单位犯罪,完全是基于当时的刑法确实不存在划定单位犯罪的条文。

        但是,我们假如将现行刑法中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视为单位犯罪的话,就必然会得出我国1979年刑法中就已经存在单位犯罪的划定的结论。

        显然,这一结论不仅自相矛盾,也与刑法通说相差甚遥,理论上难以服人。

         最后,将上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视为单位犯罪,与相关司法解释的划定相矛盾。

        根据199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详细应用法律有关题目的解释》划定,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天然人犯罪的划定定罪处罚。

        可见,司法解释将"利益回属”作为区分单位犯罪与天然人犯罪的重要尺度之一。

        但是,分析所谓单罚制"单位犯罪”,我们不丢脸到,在上述情况中,很多犯罪固然都是以单位的形式实施的,但犯罪所得的利益通常是由单位中的天然人所直接获得的,其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天然人获利的行为之中。

        例如,在私分国有资产犯罪中,国有资产固然都是以单位福利或者其他形式,按一定的分配方案分给单位所有职工的,但实际上终极获得利益的仍是单位中的天然人,单位本身不仅不能获利而且有时还可能是受害者。

        假如将这种情况也视为"单位犯罪”的话,不仅推翻了司法解释中以"利益回属”作为区分单位犯罪与天然人犯罪的尺度,而且还使单位陷进"受害者”身份与"犯罪者”身份的矛盾之中。

        据此,笔者以为,上述所谓单罚制的"单位犯罪”中的良多情况都不具备构成单位犯罪的要件,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处罚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将其视为"单位犯罪”。

         综上,笔者以为,本罪实际上属于天然人犯罪,其主体是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

        详细而言,本罪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为代表的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另一类则是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等金融类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

         三,"情节严峻”是否为本罪的构成要件 有学者以为,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一实施就可以构本钱罪,即本罪不以"情节严峻”或"后果严峻”为成立要件。

        这在我国刑法中是极为少见的。

        [3]笔者以为,本罪固然在法条中没有明确划定要以给公家利益造成较大损失等情节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但这并不意味构本钱罪不需要"情节严峻”或"后果严峻”的要件,据此,我们当然不能以为本罪是行为犯。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本罪的认定,仍旧应当充分考虑并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行为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峻”的程度,才能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

        理由如下: 首先,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要件,符合立法原意。

        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之所以被划定在刑法第185条之一统一刑法条文中,恰是由于这两个罪之间具有同质性,即都属于金融机构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

        因为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家资金具有特殊性,因此,刑法才在划定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后,另设一款专门划定违法运用资金罪。

        就此而言,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来讲,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本罪就也应该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成犯罪的要件才符合立法原意。

        此外,根据安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草案)》的说明,对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经营,治理机构,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只有情节严峻的,才应追究刑事责任。

        [4]由此也可望出,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构成要件是符合立法原意的。

         其次,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要件,符合刑法划定。

        在理解某一刑法条文时,我们应当依据该条文在整个刑法中的地位,联系相关法条的划定,阐明该法条的含义。

        根据刑法第185条之一第2款的划定,对违背国家划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家资金的行为人,应当依照该条第1款有关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划定处罚。

        而根据该条第1款的划定,"贸易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情节严峻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由此可见,固然本罪的刑法条文没有明确划定构本钱罪需要具备"情节严峻”的要件,但对本罪行为人入行处罚时所依据的有关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刑法条文却明确划定了该要件。

        因此,要对本罪行为人入行处罚,也就同样需要具备该要件。

        从刑法解释的系统性要求望,这种理解是符合刑法相关划定之精神的。

         最后,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要件,符合相关法律文件划定精神。

        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布实施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尺度的划定(二)》,该追诉尺度第41条划定,"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尺度,但多次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的;(3)其他情节严峻的情形”。

        根据上述条款,公安机关要对违法运用资金案件入行追诉,就必需具备其划定的数额,次数等前提。

        由此可见,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要件完全符合该追诉尺度划定的精神。

         综上所述,以"情节严峻”作为构本钱罪的要件,不仅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划定,而且也符合相关法律文件划定的精神。

        至于对本罪"情节严峻”的判定,则主要应以违法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家资金的数额和次数作为衡量的尺度。

         四,本罪的法定刑划定是否公道 此外,因为对本罪是依照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划定入行处罚的,从而本罪的法定刑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法定刑是完全相同,并无二致的。

        有学者以为,如斯划定两罪的法定刑是不妥当的,应当对本罪较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划定更高的法定刑。

        其理由是:绝管这两个罪都属于相关机构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违反法定义务或者受托义务,不适当地运用资金或财产,但是,因为社会保障金,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一些公家资金的治理直接关系到泛博人民群众的亲身利益和社会保障轨制的成败,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也就是说违法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家资金的行为显著要比背信运用一般客户资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故刑法对两罪划定相同的法定刑是不妥当的。

        [5]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理由主要有: 首先,上述观点不符合背信罪的本质特征。

        背信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背信”二字,而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又都是金融领域的特殊背信罪,故判定二者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理应从背信罪的本质特征出发。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背国家划定运用资金”的行为,这就表明本罪中行为人违反的只可能是法定的义务;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的行为。

        理论上一般以为,受托义务不仅包括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商定的义务,还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分规章划定的法定义务。

        这就表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中相关单位不仅可能违反法定的义务,而且还可能违反委托的义务。

        由此可见,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中"背信”的程度要遥遥高于本罪中"背信”的程度。

        因此,从背信罪本质特征的角度来望,本罪的社会危害性未必比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大。

         其次,上述观点不符合立法原意。

        在制定或修改刑法时,立法者去去以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作为刑法分则各类犯罪以及每一类犯罪中详细各种犯罪先后排列的主要依据。

        我国刑法分则的十类犯罪的先后顺序,主要也是根据其危害的大小入行排列的。

        同样,在每一类犯罪中,我国刑法也把危害最大的个罪列在各种详细犯罪之首。

        刑法分则按照重在先,轻在后的顺序入行排列,一方面可以反映刑法打击的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刑法保护的重点。

        [6]详细而言,刑法将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划定在第185条之一第1款,而将本罪划定在第185条之一第2款,由此排列顺序可见,立法者好像以为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对于本罪而言更大,同时立法者对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正视程度也好像要高于违法运用资金罪。

        因而上述仅仅依据犯罪对象性质的不同,就认定本罪的社会危害性要大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观点,是不符合立法原意的。

         再次,上述观点不符合现代刑法谦抑性的原则及"轻刑化”的理念。

        在现代法治社会,刑法的谦抑性具有限制性能,是刑法应有的价值意蕴。

        作为贯串刑法领域的基本理念,其主要包括刑法的调整范围和刑罚的合用程度两方面,理论界则称之为刑事立法及司法的"非犯罪化”和"轻刑化”。

        所谓"轻刑化”,就是对已经确定为犯罪的行为,假如划定较轻的刑罚就能起到预防与控制的作用,就不应划定更重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185条之一第1款,第2款的划定,本罪的法定最高刑为10年有期徒刑。

        相对我国刑法中其他经济犯罪而言,本罪的法定最高刑应属较高。

        而且在现代社会普遍夸大"刑法谦抑性”及"轻刑化”的氛围下,有期徒刑10年也尽对不可能纳进轻刑之列。

        因此,笔者以为,再进步本罪的法定刑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

        反之,如要对本罪作出法定刑上的修正,则只能将本罪的法定最高刑进步至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这必然会打破本罪与其他经济犯罪法定刑划定上的平衡,从而造成立法上新的矛盾和不平衡,甚至可能引发刑法划定的其他犯罪法定刑的整体进步,这显然与现代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及"轻刑化”的理念完全相悖。

         最后,上述观点不符合体系解释的要求。

        正如前文所述,刑法之所以将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划定在第185条之一的统一条文中,恰是由于这两个罪之间具有同质性,即都属于金融机构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

        因此,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来讲,对具有同质性的犯罪划定基本相同的法定刑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刑法对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划定完全相同的法定刑是通情达理的,再进步本罪的法定刑既不应该也没有必要。

         五,认定本罪时应留意划清的界限 (一)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界限 本罪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都是《刑法修正案(六)》的新增罪名,并且都划定在刑法第185条之一中,两罪的共同之处在于:客观上行为人均违反法定义务或者受托义务,不适当地运用了资金或财产。

        本罪主要表现为行为人违背国家划定,擅自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一些公家资金的行为;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则主要表现为相关单位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以及其它一些委托,信托的财产的行为。

        理论上有学者以为,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中的"运用”理应包括"据有”,"侵占”等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

        其理由在于:假如"运用”不包括"据有”,"侵占”等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在内,那么就只能处罚侵犯财产使用权的犯罪行为,而对于更为严峻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则难以依法惩办。

        [7]笔者以为,"运用”一词的枢纽在于"用”字,假如不是"用”财产,而仅仅是单纯据有,侵占财产则不应构本钱罪及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

        至于上述观点主张者对侵犯财产所有权行为"难以依法惩办”的担忧,则显然属于多余,由于,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刑法其他相关划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以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加以认定。

         从犯罪构成上来望,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区别在于: 其一,两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本罪是违背国家相关划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以及其它一些公家资金的行为,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则是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以及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的行为。

        此外,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中的"违反受托义务”,不仅仅只是局限于违反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详细商定的义务,还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部分规章划定的法定义务,但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详细商定的义务在本罪中则是不存在的。

         其二,两罪的犯罪主体不同。

        本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而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的主体则主要是贸易 ,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前者是天然人犯罪主体,后者则是单位犯罪主体。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假如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违反受托义务,擅自运用除公家资金以外的客户资金或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应当对相关单位以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认定,对相关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判处相应的刑罚。

        但假如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等金融机构,违背国家划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以及其他一些公家资金,则应对相关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以违法运用资金罪认定,且不应追究相关单位的刑事责任。

         (二)本罪与挪用类犯罪的界限 本罪与挪用类犯罪的共同点在于客观上均有"用”资金的行为。

        本罪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违背国家划定,擅自运用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以及其它一些公家资金的行为;挪用类犯罪则主要表现为相关单位的工作职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回个人使用的行为。

        但从其本质以及犯罪构成上来望,两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本罪与挪用类犯罪的本质及行为结构是不同的。

        刑法将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划定在统一条款中,恰是由于本罪与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均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背信类犯罪,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中相关单位违反的是基于客户的委托而产生的信任关系,本罪中行为人违反的则是法律划定的老实处理公家资金的义务。

        理论上通常以为,背信类犯罪共同的本质在于:行为人都违反了基于他人的委托而产生的信任关系和老实处理他人事务的义务,从而对他人的财产造成了损害。

        其行为结构均是:为他人处理事务的天然人或者单位——实施违反受托义务或者国家相关划定的行为——造成他人财产上的损害。

        [8]而挪用类犯罪共同的本质则在于: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回个人使用,从而对单位的财产造成了损害。

        其行为结构则是:单位中具有"职务便利”的职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挪用单位资金回个人使用的行为——造成单位的损失。

        由此可见,本罪与挪用类犯罪在本质上最大的区别在于:本罪中存在"背信”的行为,而挪用类犯罪中不存在"背信”的行为。

         第二,本罪与挪用类犯罪在犯罪构成上也是不同的。

        本罪与挪用类犯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以下几点区别:首先,犯罪对象不同。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社会保障金,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一些公家资金。

        而挪用类犯罪的对象是单位的资金和款项。

        其次,构成挪用类犯罪必需具备"挪用资金回个人使用”的要件,而构本钱罪则无需具备该要件。

        假如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私自决定将社会保障金,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一些公家资金挪给本人自用或挪给其他天然人使用,或者以个人名义将社会保障金,住房公积金,保险资金,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一些公家资金借给其他个人或单位使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272条划定的"挪用本单位资金回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题目的批复》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第一款的解释》,应以挪用资金罪或挪用公款罪论处。

        但是假如社会保障基金治理机构,住房公积金治理机构等公家资金治理机构,以及保险公司,保险资产治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中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属于国家工作职员,且其以单位名义挪用本单位资金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如何处理则要区分两种情形:假如行为人是出于"个人决定”且"谋取个人利益”的,则构成挪用公款罪;假如不是谋取个人利益的,则应以本罪论处。

        再次,挪用类犯罪对于资金被挪用后的详细用途以及使用时间是非等内容有着严格的限制,而本罪为独立的罪名,并非挪用类犯罪的留意划定,故本罪中行为人运用公家资金的情况对于资金被运用后的详细用途以及使用时间是非等内容并无特别要求。

        最后,挪用类犯罪成立前提之一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与本罪成立前提之一的"违背国家划定”是不同的。

        只要有相关的国家划定存在,即便是没有任何"职务便利”的职员也可能"违背国家划定”。

        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则不以"违背国家划定”为条件,行为人只要具有职务,就可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